为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上海已制定《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昨天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对《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
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工作方案》明确了五项重点指标,即: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比例达到98%(目前在97%左右);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率达到5%以上(目前在4%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目前达到43%)。
为达成目标,《工作方案》明确了六大工作任务。一是强化社会治理,实现分类实效常态化。二是优化投放环境,推进分类投放便利化。三是推动低碳转型,实现源头分类减量化。四是完善设施设备,达到全程分类系统化。五是健全回收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利用资源化。六是加强数字赋能,推进监督管理智能化。
《工作方案》强调通过提高分类投放的便利性,来提升市民获得感和满意度。首先是全市21670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将进行微更新,这些点位由于历时较长,目前存在设施老破旧、缺失、容易脏污等问题。《工作方案》明确,这些投放点要配齐或更新固定式洗手池、除臭、通风、遮阳防雨、照明等装置,“垃圾落地”问题频发的点位还要配置智能监管设备。
误时投放点是一些小区为照顾因工作、生活等原因赶不上固定投放时间扔垃圾的居民而采取的便民措施,但由于非常规投放时段缺少专人值守,容易发生垃圾桶满溢、不分类投放等问题。《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前,8073个误时投放点要改造,配置无需手动开门、开桶,以及垃圾桶满溢、不分类投放事件自动监测警示等功能装置,保障误时投放点位的周边环境卫生质量和投放实效。
对于一些小区至今还存在“定时定点”规则“一刀切”的问题。《工作方案》明确将继续推进各居(村)落实“一小区一方案”,由居(村)党组织牵头,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综合考虑物业保洁作业力量等基础上,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定时定点”模式或者“定时定点+误(延)时”模式。在一些空间有限的住宅区域,还鼓励探索新型的投放收集模式,比如地埋式投放、流动收集车等。
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表示,针对部分单位将垃圾桶提前放置在道路两侧或垃圾房外等待清运,停留时间过长扰民等问题,上海将探索生活垃圾清运公交站牌式报时提示等智慧收运模式,开发收运车辆到站提醒通知功能,到2025年,各区至少推出1条示范线路。
目前,上海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已达8000吨/日,规划新增的7座湿垃圾集中设施有6座已开工建设,另有1座正在开展准备工作,这些设施建成后,全市湿垃圾集中设施资源化利用能力将超过1万吨/日。预计至“十四五”末,上海焚烧和湿垃圾集中设施资源化利用总能力将达到3.8万吨/日,为上海日均约2.6万吨干湿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置提供基本保障,也为协同处理其他固体废物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