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现在是站着走着还是坐着躺着,先别动!环视一下你目光所及,数数有多少塑料制品。
就像是电气化一样,塑料几乎代言了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它早已普遍到,你根本意识不到那是塑料。
比如,大部分口香糖的胶基就是由合成聚合物制成的,其中常见的成分之一是聚醋酸乙烯酯(PVA),常被用作制造白乳胶。在食用时,它能赋予口香糖咀嚼性,因此 BBC 评价,“(口香糖)本质上就是掺有香料和色素的塑料”。
还有湿纸巾,看起来像一张纸,但成分却未必是可降解的纤维素,还可能由聚丙烯等合成纤维构成。因为难以分解,英国每年都会因成千上万勾连在一起的湿纸巾造成下水道严重堵塞。
多数号称环保可降解的纸杯也含有塑料。由于纸纤维既不耐油也不防水,作为包装的纸张都需要进行涂层处理,实际上就是覆上一层塑料薄膜。所以很多可回收垃圾桶会拒绝一些咖啡店的纸杯,因为它并不环保。
今年 9 月 12 日,一份由欧洲环境局、欧洲零废物组等非政府组织联合撰写的报告(Disposable Paper-based Food Packaging)中显示:将一次性纸质产品当作塑料的环保替代品进行营销,是在误导公民和政策制定者。食品纸质包装通常与塑料或其他化学涂层结合使用,但它可回收成分很少,只能焚烧或填埋,并且它会导致全球森林砍伐和工业用水消耗。
饮料易拉罐里面也有一层塑料涂层,保护铝免受饮料的腐蚀。这层重要的涂层通常是环氧树脂,因使用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双酚 A 作为交联剂,而存在健康争议。
1953 年,施陶丁格因创立高分子概念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人们庆祝这一巨大突破,因为高分子材料性能优越,可以不断变化,像一块粘土。其中最普遍的形态就是各类塑料,此外还有纤维、涂料等。
塑料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耐腐蚀、导电性弱,重量轻但相对坚硬和坚固,易于加工和上色……这些优点让它一经发明就迅速普及。
它被制成食品包装,大大减少了食品的腐败,改善了人类的健康。它质量轻且不易破碎,显着减少运输需求,减少随之带来的排放。它的性质也千变万化,既可以强韧到做防弹背心,也可以柔软轻薄到成为每个人手里拎着的塑料袋。
塑料耐腐蚀、导电性弱,重量轻但相对坚硬和坚固,易于加工和上色|wikimedia commons
当塑料与其他材料的融合时,更常常能发挥出 1 + 1 2 的效果。最初被发明时,纸杯防水的衬里用的大多是粘土或者蜡。聚乙烯(PE)出现后,用它做衬里的纸杯迅速占领市场,因为这种纸杯它不仅性能更好,还没有前者的奇怪气味。
由此可见,“减塑”是一个比想象中复杂许多的难题,因为塑料在现代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功能难以被其他物质取代——问题的关键,在于它如何被回收。
按照最新统计,人类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 4.3 亿吨。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生产的塑料比整个 20 世纪都要多。但这些庞大的塑料中,有三分之二会直接变为废物,从来不经过回收。
目前的回收方式包括物理的重塑和化学的先分解再重新聚合(或者用于生产其他东西)两种。前者是目前塑料回收的主要方式,但会造成塑料性能的降低,回收的次数有限;后者则可以在多次回收时,依旧保持原有的性能。
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让塑料变得难以回收的,常常是与其他材料的融合。以纸杯为例,对于想回收纸纤维的,当这些纸盒包装进入回收工厂的碎浆机时,塑料涂层会堵塞机器,像是雨水渠中混入了叶子和树枝,因此为了防止设备受到损坏,纸张回收厂通常会直接将纸杯送去填埋。
而对于想回收塑料的,掺入纸浆等其他材料,或是各种食物残渣,又会导致塑料强度降低,甚至受到污染。
正因如此,采用粘贴打印标签的塑料瓶比采用可拆卸标签(对,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饮料瓶外的塑料膜多了一列或两列便于撕扯的虚线)的更难回收,因为回收的时候要用大量的清洁剂把胶洗掉,这个过程会导致材料强度变低。但前者由于更容易客制化,仍然在各类展会论坛中受到广泛使用。
哪怕同为塑料,不同的类型之间也通常不相容。回收混合塑料可能会导致材料强度变弱,被另一种类型的塑料污染也可能导致混合物无法成型。
2019 年,全球生产的塑料中只有 6% 来自再生塑料,其余大部分被铲入垃圾填埋场、焚烧或带入生态系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塑料垃圾都混合在了一起,成分复杂,难以被重制为质量可控的产品。
从设计上讲,不同的包装熔化在一起,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结果。不论回收材料的颜色有多么明亮,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最终都会变成接近暗棕的颜色。产出的再生材料,由于颜色单一且不可控,难以被用于对设计要求较高的产品中。
是可以,但根据材料不同,分离难度也会不同。一般的矿泉水瓶都可以较为容易地被分解为瓶身、瓶盖和标签——一个人在家就可以做到,所以很多回收机构也会要求人们在投放前就完成这个步骤。
一些则需要特殊的,成本较高的工业流程处理。利乐包装就属于这一类,它之所以自称为 100% 可回收,是因为它可以被分解为塑料、纸张和铝层,再各自进行回收,只是能处理这个复杂流程的工厂非常有限,也徒增了回收路程中的交通排放。
还有一些材料则几乎无法分开,比如衣物。衣物大部分都是混合布料,一件看似简单的衣服也可能包含多种材料,常见的是棉、聚酯纤维(即涤纶)、尼龙纤维等纤维的混合物。如果没有事先把不同的纤维分离出来,这些混纺布料就无法进行回收。
由于分离难度太高,如今大多数号称采用再生聚酯纤维的服装品牌,使用的聚酯实际上来自于回收塑料瓶而非旧衣服。
一个思路是从混合材料中分离出单一材料。香港城市大学的工程师开发了一种利用真菌分离混纺织物中棉和聚酯纤维的技术。他们将布料喂给黑曲霉,这种霉能产生大量纤维素酶,可将棉花分解成葡萄糖,制成糖浆。余下无法分解的部分便是单一聚酯纤维,可以像纯塑料一样,进行融解再纺丝,用于制造新的衣物。
今年 4 月,哥伦比亚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化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能让不同类型的塑料,打破原本的结构屏障,融合在一起并转化为一种新的聚合物,继而再变成新的、具有更高价值的、可再加工的材料。
过去,因为混入其他杂质,塑料的回收常常是降级回收,也就是变成更劣质的塑料,最终在几轮使用后进入垃圾填埋厂。这种新的化学手段可以让塑料实现升级回收,更好地利用这种材料具备的优越潜能。
还有一些更“粗暴简约”的办法正在尝试中。比如有一家创业公司(小智研发),专门做工业流程中混合垃圾的“升级回收”。
回收厂打包好的垃圾是一个个方块,里面包含各式各样的“垃圾”材料。对于工厂,将它们筛选分类是一个极为繁复的过程。这家公司通过视觉识别和光谱仪,从倒脚(将垃圾的尖锐部分进行打磨或切割,使其变得圆滑)、色泽、透明度到反射回来的波长形状,对垃圾块进行判读,识别里面具体有哪些材料。
过去,回收方会通过条形码来进行塑料的成分判断,但一旦材料破损就难以识别,布料则需要用火烧,费时耗力。人工智能识别、近红外光谱等技术的引入,帮助工厂不依赖标识,直接量化一堆垃圾中不同成分的含量。
确定了具体成分后,就可以通过精准调控,让不同材料混合和压缩,形成新材料。比如一块软面料,可以用 77.2% 的再生聚酯、19.8% 的低熔聚酯和 4% 的氨纶通过 195 度的热压机热压 120 秒后形成。
这种方式有时还像做数学题,“比如最后完成是要变成一块地板,这个地板的制成需要 5 的流动率(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动性),那我可以融合流动率为 6 和 4 的材料,相加除以二,出来就是 5。”
通过这个方式,他们把原本难以回收的纸杯、塑料盖回收,制成新的家具。用旧之后还可以再加工,变成整个店面的建筑材料,让一次性纸杯的使用寿命延长到 30 年。
这个解决方案最有趣的一个客户,是沙特的“NEOM 新城”(对,去年那个被热议一番的“一条线城市”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提供的服务是将工程现场的生活垃圾就地转化为可用的产品,目前转化出的产品有家具、衣架、花盆、以及小孩子的游乐设施,二期则会扩展至瓷砖这一类建筑材料,供居住于此的一千多工程师和几万人的工程队团队使用。
对于个人而言,分辨不同材质是一个过于复杂的任务(大部分人连衣服材料标签都不看)。但日常中仍然有一些简单的标准可以参照。
比如寻找材料简单,甚至单一材料的包装。这样它们可以很容易被分解再制造,并被重制为同样的物品。因为最有效的回收就是瓶子变回瓶子,毛衣变回毛衣,而不是回收后降级成更劣质的材料。
也可以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以及不得不使用时,尽可能延长它的使用次数和时间。现在一个塑料袋的平均“工作寿命”为 15 分钟,我们大可以用更久一些。
“一次性是我们发明的一个名词。”上述那家垃圾回收创业公司的老板就曾表示,“很多东西生产出来给人一次性的感觉,但其实都是可以多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