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般人来说,垃圾桶只是用来扔个垃圾而已,然而在设计师眼里,小小的垃圾桶设计中也存在着许多的规范与要求。特别是随着上海实施强制垃圾分类以来,垃圾分类热度居高不下,新的政策对垃圾桶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就跟大家仔细聊聊有关垃圾桶设计的那些事儿~
垃圾桶作为收集垃圾和日常生活废物的最常用的设施,广泛分布在公共环境中。它不仅为保持环境卫生所需,也反映现代城市的文明和景观特点。进行垃圾桶设计时,首先应考虑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垃圾桶的体量与尺度方面。
其次应满足审美需求。垃圾桶是公共环境高频次出现与高频次使用的设施,其景观性与艺术性应更加突出,进行造型设计时应造型新颖,色彩明快,最好与环境融合,达到使用场景的统一与和谐。
由于地区的差异性,垃圾桶的形态也各不相同。依其功能、形式,垃圾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直竖型:通常设置于广场与街道边,有圆筒型与角筒型。这类垃圾桶不易积水,但底部易损坏。因此在形状应力求简单、轻便,好移动。
柱头型:上部为垃圾桶本体,下部支撑部接触地面,常设置于街道、公园及无铺装、绿化的场所。
随着绿化在城市中的发展,一种与花箱结合的垃圾桶形式出现,如2019北京世园会上出现的花器垃圾桶,上层种花,下层收集垃圾,造型新颖。
垃圾桶的材料包括金属、木材、塑料、混凝土等,可以根据场所的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
从设计尺度方面来看,垃圾桶的投入口高度一般在0.6~0.9m,设置间距一般为30~50cm,也可以根据人流量、居住密度来设置。
一般垃圾桶的规格在高60~80cm,宽50~60cm。设置在车站、广场的垃圾桶体量要更大一点,一般高为90~100cm。
公共场所大型集会时,通常使用临时性大型可移动式垃圾桶;地面固定式多布置于限定场所内或不够宽裕的空间内,如街道;人流变化大、空间利用变化较多的场所,一般使用体量较大的地面移动式垃圾桶,如广场、小区等地。
2019年7月1日,上海率先步入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垃圾分类成为热议话题。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全国进入垃圾分类时期,可分类的垃圾桶则成为新的设计要求。
应用色彩对垃圾桶进行分类是较为直观的方法,根据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将生活垃圾类别分别调整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色标与分类标志图形符号也作了规定,如下图。
为了更好地推广垃圾分类,依据国内生活及习惯特点,部分垃圾桶及其附属结构已经拓展语音提示和指导投放功能。长远看来,走“智能”路线是未来设计发展的必然。
但是在现阶段,国内分类垃圾桶的拓展功能尚未达到太阳能充电、光电感应等需求阶段,还需要设计师们继续探索。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大家有想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评论留言告诉我们,还有不定时干货知识讲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