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新泾街道积极开展生活垃圾箱房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柜落地工作,探索打造居民区可回收物便民服务点,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建设及创建工作。实际情况如何?和记者去新泾六村一探究竟。
新泾六村位于金钟路340弄,共有1100户2300余人,是北新泾街道首批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的小区。2022年,新泾六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平均分超95分。“我们的居民一直都很自律,现在既有升级版生活垃圾箱房和智能回收箱,还有可回收物的惠民服务点,很受欢迎,居民积极性更高。”新泾六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腾秀红介绍。
据了解,新泾六村共有两座生活垃圾箱房,经过升级,面貌焕然一新。箱房开放时间、回收服务时间及回收物品等信息,被整合在一处指示牌,一目了然。箱房共设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4个投放口,分别以棕、黑、蓝、红区分。
当居民来扔垃圾时,投放口会自动快速打开,完成投放后,居民在一旁清洗区即可洗手,整体动线十分明晰。同时,箱房内外均配有智能摄像头,在原有“小包垃圾侦测”的基础上,新增了“垃圾满溢”与“垃圾混投”的识别功能。
北新泾街道管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功能的实现,得益于智慧数字化算法。同时,智能摄像头连接着街道“一网统管”平台,镜头发现情况,平台会自动生成订单,派发给垃圾箱房管理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及街道专班人员,形成了“发现、派单、整改、销项”的闭环管理机制。
目前,北新泾辖区16个小区的32座生活垃圾箱房,均配备智能摄像头,支持“小包垃圾”的侦测功能;新功能现仅在新泾六村进行试点。
位于新泾六村小区中心区域的“两网融合”智能回收箱,最近人气很足。可以看到,蓝色箱体配备电子大屏,设有5个投放口,包括纸类回收、塑料回收、纺织物回收、金属回收及玻璃公益回收。
“我在官方微信小程序上注册过账户,在大屏点击相应选项,扫码后投放,可以完成有偿回收。”白领胡先生告诉记者,家中平日里会产生不少可回收物,但累积至一定重量再找人上门回收,感觉有些许不便,自从有了这款“神器”,自己下楼就能轻松完成回收。回收价为0.5元/公斤,比较合理,累积金额至5元就能提现。
据了解,北新泾辖区共有11台“两网融合”智能回收箱,包括2台五投口设备及9台单投口设备,根据小区体量进行合理分配。当回收箱满仓后,设备能自动通知新锦华工作人员上门清运。记者在现场时,正好碰到清运人员,原来,新锦华回收网点靠近绥宁路,与街道各设备所在地距离较近,因此可更及时地进行清运。
此外,新泾六村社区楼道微信群,同步宣传“3公斤及以上可回收物有偿回收”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变废为宝,有偿回收”的积极性。该服务由沪尚回收提供,居民拨打预约热线,工作人员便会上门,回收黄纸板、报纸、塑料瓶、泡沫、废铁、废铝合金、玻璃、衣物、毛绒玩具等可回收物。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引入了一个有害垃圾精细化分类收集容器,能投放废电池、含汞废弃物、废荧光灯管、有机溶剂类包装物、废药品等有害垃圾。根据相应垃圾的体积及形状,各投放口设计十分合理。例如,灯管细长且长短不一,投放口为长条形,并作硅胶包边,投放时更安全。
在新泾六村,随处可见“倡导垃圾分类 守护美丽家园”的标语,或是艺术装置,或是公共指示牌,潜移默化地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意识,帮助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据悉,小区居民活动室还有一座“爱心屋”,在党员骆昕的带头下,大家会把塑料瓶、纸壳箱等可回收物整理好放进来,卖废品产生的经费会用于帮助失学儿童。骆昕是一名在职教师,自2017年起,她自发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宣讲活动,后发起成立“爱心屋”。一晃六年,这支公益队伍愈发壮大,“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的理念在新泾六村深入人心。
针对建筑垃圾投放、收集、清运、扬尘、噪声等难题,北新泾街道主动跨前,全域全覆盖推出可移动式“智能建筑垃圾收集箱”。该设备自带超声波感应探头,能实时监测箱内垃圾量,连接“一网统管”平台,调度清运更合理。装修前,通过小区物业报备并申请即可使用,居民亲切地称其为“绿房子”。“我们小区装修频次高,有了它,居民不会受到干扰,邻里关系更好了。”腾秀红说道。
“垃圾分类工作需要群众支持,居民主动配合,我们做工作也要为居民考虑。”北新泾街道管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部分老人对传统有偿回收模式的需求,街道将居民区可回收物便民服务点试点落地在新泾六村。通过盘活空间,原垃圾堆放点化身便民服务点,每周四由专人驻守,定期开展线下的可回收物有偿回收服务,回收价格随市场价浮动,并支持回收旧家电等大件金属垃圾。结合试点情况,该模式将辐射至北新泾辖区其他15个居民区。